Kaiyun (中国大陆) 开云 - 官方网站

工程物探 - 豆丁网
发布时间:2023-12-22 08:00:35

  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地震勘探弹性差异重力勘探密度差异磁法勘探磁性差异电法勘探电性差异3,地震又叫地动,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地震的主要区别就是震源不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提取有用信息。相应地有三个主要环节: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在20世纪中,按地震信息记录方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光点记录--把地面振动情况用照相的方法记录下来,资料全部由人工整理。Kaiyun网址 开云2、模拟磁带记录--以模拟方式记录在磁带(与录音磁带相似)上,并用模拟电子计算机(基地回放仪)整理资料。3、数学记录—用数字方式记录数据,并在大型的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地震波动力学是从介质运动的基本方程(波动方程)出发来研究地震波的传播特点的。从能量的角度来研究波的特征。振动--某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来回往返的运动。通常以周期性为其特征,用振幅、频率来描述。振幅(A)—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频率(f)—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称频周期(T)—质点从某位置振动后再回到该位置所需的时间称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10,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一般用主波长、主周期和主频率表征地震波12指的是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i为地层),在声学中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13开始出现全反射时的入射角称反射临14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即sinθ到达90,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全反射现象。15,费马原理指出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Kaiyun网址 开云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旅行时为极小)。16惠更斯(huygens)原理,另一种表述:在波前面上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看成是(震)源,叫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发出波,叫子波,子波以所处点的速度传播。17,按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路径(射线)的特点还可以把分为直达、透射、反射和折射波等。18,直达波时距曲线,反射波时距曲线,水平界面时,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旅行时之差。这是由于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21,去掉炮检距的影响,纯粹由于界面存在倾角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差,称为倾角时差。22,在一个炮检距不为零的点观测到的倾斜界面反射波旅行时,它包括三部分,t0、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23滑行波在反射界面各点的时间比入射24,折射角等于临界角。折射角永远是以临界角从分界面向上射出。折射波射线,折射波法只能研究其速度大于上面所有层速度的地层,即VNVk(k=1,2,3,„,N-1)。实际中“折射层”比“反射层”数地层屏蔽效应—如果地层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就不能用折射波法研究更深处的速度比它低的地层。这种现象称为“屏蔽效应”。26,水平界面折射波的时距曲线,这是一条标准的直线方程,其斜率线,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28,主频——频谱极大值所对应的频率。频宽(带宽)——振幅谱等于最大值的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