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出行热,厦门高崎机场迎来客流小高峰,每天都有近五百架次客运飞机进出港。停机坪上,每当有飞机停靠时,厦门空港元翔机务飞机维修工程师刘放贵和团队都需要对它们进行“体检”。每一架飞机的“健康状况”,他都了如指掌。
今年42岁的刘放贵是基层管理岗位上的一名班组长,也是岗位专家,从业以来始终坚持“上天必须安全,隐患留在地面”的工作理念,深耕一线飞机维修工作二十多年,护航旅客生命安全。
“飞机是一种高度精密复杂的大型综合设备。汽车半路抛锚了,还能停在路边等待救援。但飞机在万米高空之上运行,必须万无一失。比如,如果飞机发动机叶片出现损伤,当飞机运行的时候,叶片可能因为载荷不平衡而导致发动机处于不安全的运行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刘放贵眼中,这份工作容不得“凑合”二字:“一个铆钉松动、一条细微裂纹,甚至飞机上一个针眼大小的凹坑,都可能威胁航空飞行安全,所以每次检查都必须严格细致。”
小到螺丝、盖板,大到整体飞机机翼、蒙皮、机身、发动机叶片航前检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手眼并用,一刻不敢疏忽停靠机位上,飞机底部离地面仅有约1米距离,在狭窄的空间里,刘放贵几乎以“蹲走”的方式一路摸索飞机底部的检修重点,完成这样一轮航前检测,工作服被汗水浸湿是常态。
逐一对照工卡检查单,这是刘放贵在飞机航前进行的最后一步复查,检测单上每一条需要注意的工作要点,做一项、签一项,这一笔一划写下的不仅仅是对专业的严瑾,还有对生命的敬畏。
“随着民航业全面复苏,今年元旦假期的航班量明显增长了。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工作不仅要保安全,也要重服务、重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航班的安全与准点,不负旅客对我们的信赖。”
航班不停、工作不止,跨年夜刘放贵再度成为了厦门高崎机场的“守夜人”,在刘放贵的心中,自己的坚守是为了旅客能更好地抵达。
2023年12月31日晚,年内最后一个航班平稳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标志着厦航集团圆满完成又一个航空安全年。2023年,厦航共安全飞行(含河北航空、江西航空)约64.7万小时,累计安全飞行超过809万小时。
当晚,民航厦门监管局局长蔡文伟,厦航董事长、党委书记赵东,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谢兵在机场迎接岁末航班的平安归来。同时,厦航各分子公司、驻外过夜基地也组织开展迎送航班活动,厦航人在世界各地一同庆祝2023航空安全年的圆满收官。
2023年,大众出行需求不断释放,厦航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全年引进12架新飞机,机队规模(含河北航空、江西航空)达到211架,执飞航班近27万班,承运旅客超过3600万人次。厦航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新开北京/厦门多哈、厦门巴黎等航线条,加密境内外航线个境外城市。
厦航始终将服务视为核心竞争力,比如,先后护送救援队驰援土耳其、甘肃地震灾区一系列举措下,厦航在2023年蝉联APEX“世界级航空公司”大奖,跻身“世界八强”。
2024年是厦航成立4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新的一年,厦航将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实施改革创新、网络枢纽、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向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企业新样板的目标勇毅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