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规模呈增长态势,各项指标均保持同步增长。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数量39472家,从业人员达117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811亿元,人均营业收入24万元,检验检测行业机构数量增速较平稳,营收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均营业收入同步上升(图1)。复合增长率为10%、9%、15%,按此增速预计2020年机构数量将达到47500家,人员规模扩大到138.6万人,营收规模3716万元,人均营收27万元。
检验检测行业的专业领域涵盖范围是十分丰富的,除了建筑工程检测,还包括环保、卫生、农业、质检、食品、药品、机械、电子、轻工、 纺织、航空、国防等各个领域的检测。这其中,2018年建筑工程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6642家,占总行业的16.83%;营业收入总计454.87亿元,占比16.18%,总体来说占据检验检测行业的1/6(图2)。
1.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比重进一步下降,伴随大量兼并收购机会,企业制成为检验检测市场主流。
2018年我国事业制检测机构数目为10924家,占比为28%,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首次下降到30%以下;企业制的检验检测机构26000家,占机构总量的65.9%;其他类型机构2548家,占机构总量的6.5%。近5年,我国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如图3、图4)。
未转制前难以收购,近些年,随着政府对国有检测企业转制放开,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制的企业正在转企业制,伴随着大量收购兼并机会,检测行业事业制单位转制有望迎来新的高潮。
从检验检测机构资产属性来看,截至201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检验检测机构18621家,集体控股机构782家,私人控股机构19231家。从近几年的数据看,虽然国有和国有控股机构、集体控股机构数量占比持续下降,但是仍然占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一半左右,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私人控股机构的比例一直在提高,即将超过半数,预示着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格局将进一步发生结构性改变。
3.随着我国检测市场化程度加大,在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的推动下,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占比也逐年稳步上升。
截至2018年,第三方检测机构营业收入1237亿元,占比总营收的44%;2013-2018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7%,按此增速预计2020年第三方机构将实现1698.4亿元,占比约为46%,可分得近一半营业收入(图6)。
4.目前,大型国有检测机构、民营检测机构和知名外资检测机构在工程检测市场中占主要部分,大量中小型设计企业只占有小部分。
大型国有检测:虽然在数量上占比少,但是人力资源雄厚,技术发展强劲,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空间,在国家重要领域的检验检测项目上有优先权。不过,近几年都在寻求产权制度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服务范围延伸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民营检测机构:虽然相比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但是民营检测机构成长十分迅猛,不仅在当地拥有了较稳固的市场资源,还勇于进行创新、拓展,在业务领域和市场领域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
外资检测机构:主要是国际知名度较高、业务领域广泛、市场运作经验成熟的服务机构,与外资客户具有一定的渊源,主要市场集中在国际化都市。比较典型的企业有瑞士通用公证行、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天祥集团等。
虽然截至2018年,从业人数10 以上不满100人的小型检验检测机构共有31296家,占行业总量的79.29%。但是,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1]5051 家,占机构总数的12.8%,取得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21.52%,增长强劲。预计未来随着检测机构规范化管理加强+事业制单位转企业制提速+检测机构品牌效应加强,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伴随着大量外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全面涌入国内开拓市场,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管理者们也意识到未来不仅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加强发展,还要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寻求强强联合的发展模式,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国际化业务拓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