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中国大陆) 开云 - 官方网站

工程物探复习资料开云网站 Kaiyun
发布时间:2024-01-13 02:01:59

  工程物探1.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概念、分类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勘察地球物理的方法技术在环境与工程中的应用按照环境物性来分: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按人类生活活动空间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2.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的特点1、浅表层是一特殊的地质—地球物理环境2、要求勘查方法具有抗干扰性和灵活性3、有许多微量有毒有害物质,即便已构成严重污染,与周围物质相比物性差异仍很小,可以探测的信号很弱,需要有弱信号探测技术和信号提取技术5、要求迚行连续跟踪观测,迚行动态测量6、建立专用的物理——地质模型3.工程物探中介质:各种土、岩石、金属、混凝土等。土的组成:是土态的矿物颗粒,孔隙中的水以及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5.土的物理性质引起的地质问题:管涌、地陷等6.岩土的分类:决定岩石、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岩石中孔隙大小及孔隙中的填充物成分;岩石所承受的压力。度差异时,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并且具有不受电磁信号和金属物干扰的特点。以与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和地质雷达等地球物理方法形成方法上的互补关系。在物性前提优越(密度差很大)的岩溶及其它洞穴地下通道中微重力及其梯度组合勘察方式的全空间勘察能力是其它方法难以取代的。(5)异常形态简单,数据处理技术成熟。9.磁性分类: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10.影响岩石磁性的主要因素:(1).岩石磁性与铁磁性矿物含量的关系--铁磁性矿物含量越大,磁性越强(2).岩石磁性与磁性矿物颗粒大小、结构的关系在给定外场作用下,铁磁性矿物含量不变,颗粒粗较颗粒细的磁化率大,颗粒相互胶结比颗粒分散状磁性强(3).岩石磁性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居里定理,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11.岩石的剩余磁性:热剩余磁性(TRM)、碎屑剩余磁性(DRM)、化学剩余磁性(CRM)、粘滞剩余磁性(VRM)、等温剩余磁性(IRM)12.三大岩性的剩磁类型:火成岩是热剩余磁性,通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碎屑剩磁、通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化学剩磁,变质岩与原岩有关,由火成岩生成的正变质岩,可能有热剩磁,由沉积变生成的副变质岩,可能有碎屑剩磁与化学剩磁。13.影响岩矿石导电性的因素:岩矿石电阻率与所含水分的关系不仅与孔隙大小有关,还决定于孔隙结构。当孔隙连通性较好时,水分对岩石电性影响较大;节理或裂隙式孔隙具有明显方向性,故岩石电阻率具有各向异性。岩矿石电阻率与压力的关系14.岩石和矿石的自然极化和激发极化形成机制:自然极化是由不同地质体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表面极化)或由岩石的固相骨架与充满空隙空间的液相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激发极化是在人工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极化,面电荷和体电荷形成自然电场或激发极化电场,表征物理量为ε。15.画图题16.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波速还与岩石的生成时代和埋藏深度有关。埋藏深、时代老的岩石要比埋藏浅、时代新的岩石的速度大。地表附近岩石受风化作用而变得疏松,波在其中传播速度很低,一般为400m/s~1000m/s,这种地带称为低速带。17.物探在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用物探方法原位测定地基工程参数;物探在地基调查中的应用;用物探方法勘查活动断层;物探在查明地下电缆、管道和洞穴中的应用18.判断题:物质的泊松比在0~0.519.卓越周期:20.探地雷达的工作频率:MHz~GHz21.探地雷达发射子波形式:调幅波、调频连续波、脉冲扩层/压缩波22.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四分之一个波长水平分辨23.吸收系数:24.探地雷达方法技术:(1)剖面法(2)多次覆盖(3)宽角法或共中心点法25.影响勘探深度的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地下介质的电导率,随电导率升高而下降。–地下介质的含水量,随含水量升高而开云网站 Kaiyun下降。–地下介质的粘土含量,随含量升高而下降。–地下介质的杂乱程度,越杂乱,越小。–导电成分含量,随含量升高而下降。可控制因素:–天线的中心频率,频率越低,深度越大。–发射功率,功率越大,深度越大。–信号接收的灵敏度,灵敏度越高,深度越大。26.确定雷达波的传播速度:•经验公式,由该岩层的经验介电常数计算速度。•标定法,由已知深度目标体来标定速度。•几何尺度法。•共深度点法(CDP)27.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水平刻度校正,水平背景移除,Kaiyun网址 开云带通滤波,偏移